6月14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澳门App澳门共同主办的“助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研讨会在澳门App澳门成都校区举行。
主旨报告阶段,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作了题为《加快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新时期西部大开发上台阶上水平》的报告,提出了四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包括聚焦聚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用力构建产业体系和创新发展推进绿色转型。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在题为《城市发展新逻辑与活力宜居城市建设》的报告中将城市发展解构为“人”“业”和“城”的发展,并从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和韧性六个关键维度提出了超大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在题为《因地制宜发展四川新质生产力》的报告中,从加强宏观顶层设计、注重技术产业协同、健全平稳连贯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度、避免盲目重复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泡沫以及加强政府合作交流五个方面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汤继强在题为《加快形成强大新质战斗力,建设四川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报告中指出,四川建设国家战略大后方的独特优势体现在空间、产业和保障三个层面的支撑力,随后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人民幸福大后方、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六个方面提出四川建设国家战略大后方的路径。
澳门App澳门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沙在题为《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提升四川在国家“双碳”目标中的战略地位》的报告中阐述了如何从产业融合、智能管理与优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方面助推清洁能源强省建设。

报道截图
川观新闻报道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5096409?from=androidapp&app_id=cbgc&localTimeStamp=1718452145551
教育导报报道链接:https://m.scedumedia.com/news/item/22298